所谓“民以食为天”,“美食”也向来是国内外影视剧中常见的元素。尤其是近三年来疫情反反复复,席卷全球,徒增了大家的焦虑感、不安感,这种emo坏情绪急需被消解。那么,美食剧便成为了观众们的首要选择,做菜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人生的过程,看着剧中的主人公一双巧手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再看着剧中的食客们享受美食的样子,感觉一天的坏情绪就此消除,看剧的过程也增加了自己的食欲。
近些年,国内美食剧的剧增,但质量也良莠不齐,《尚食》、《珍馐记》、《北辙南辕》、《舌尖上的心跳》、《谈恋爱前先吃饭》、《美味佳缘》,包括近期热播的《卿卿日常》皆有美食元素,但是播放热度、豆瓣评分都趋于平淡,仅《爱很美味》《卿卿日常》少数剧 获得了一些关注和讨论度。
反观国际市场,日本是出了名的会拍美食剧,《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都引起国内争相效仿,但内地版《深夜食堂》却口碑热度惨淡。韩剧则呈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美食剧风格,《酒鬼都市的女人们》、《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都是高口碑剧集。那么,是内地不会拍美食剧吗?
实际上,论及技术,国内不乏会拍美食的团队,但优质的团队似乎都存在于纪录片或专题片中,比如《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都是有口皆碑的作品。难道是内容出了问题?
早在2上世纪90年代,香港TVB拍摄过一些高分美食剧,比如《金玉满堂》,港台的一些美食电影比如《食神》、《饮食男女》也都十分经典。那么如果内地团队仔细研习日韩以及港台美食剧的内容优势,结合美食纪录片团队的技术,是否有望拍摄出一部超越《孤独的美食家》的美食剧呢?
影视作品应当承载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观念,美食也恰好是一个国家和文化的承载媒介之一,记载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记忆。因此,美食剧中的“美食”不应仅是作为一种混搭元素,或博人眼球的噱头,更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输出的传播载体。
日本美食剧《东京大饭店》讲述的是米其林餐厅的主厨们,为了让餐厅获评米其林三星而付出努力的过程。剧情实际上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跌宕,但从主厨们的菜品中,观众却品味到了日本人对自然、社会、人生、职业、文化的观念。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又免不了承受许多自然灾害,所以日本对自然的馈赠饱含敬畏之心,因此在《东京大饭店》中,主厨们制作料理尽可能尊重和保持食物的本来美味,只做简单的加工。
在主厨们齐心协力帮助餐厅升为米其林三星的过程中,主厨早见伦子和副主厨尾花夏树带领众人合力研发独创的特色菜品,体现出日本职场文化中很看重的集体主义观念。餐厅的菜品又都是兼容并蓄欧亿体育、融合中西方美食特色进行创新的,也体现出日本文化观中的包容性。总之,通过一道道美食以及美食研发背后的故事,呈及美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另一部在日本十分长寿的系列剧《孤独的美食家》也同样掀起了一阵全球性的日本美食文化热潮,不少观众都是因为看了这部剧开始对日料感兴趣的。在意识形态方面,《孤独的美食家》体现出了日本特有的孤独文化。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使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人普遍面临离散困境,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很大,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本能地不会去麻烦亲友,人与人之间面临疏离的关系,因此《孤独的美食家》的主人公都是一个人吃饭的,而且在日料店里也有很多单人位置,折射出在日本的文化语境下,一个人吃饭是常态。
但是主人公井之头五郎即便独自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吃饭,生活看上去很孤独,但是他享受美食的过程真的非常治愈。井之头五郎的生活与当前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很类似,他们都在面临着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压力,极其需要释放自我。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之后,看到井之头五郎大快朵颐地享受着美食,自然而然也会被这种乐观治愈。
与此近似的是近期播出的日剧《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两个独居女性因为“美食”相识,并且成为了“饭搭子”。一个是喜欢做饭但食量很小,一个是食量很大但不会做饭,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互相治愈,并且两个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替对方解决生活中的困境,也折射出了日本社会的普遍都市人群症候。
国产美食剧时常会与古装相结合,美食也往往能反映出地域文化或中国古代的历史积淀。比如2004年播出的一部老剧《满汉全席》就以“满汉全席”这一美食经典的来历为题材,讲述一代布衣成长为宫廷御厨的故事,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该剧中对“蛋炒饭”做法的讲解,一道简单的美食竟也要精益求精,体现出宫廷贵族对于美食工序的挑剔和要求。
《卿卿日常》则另辟蹊径,女主人公们合开“九川美食荟”,介绍不同地方的不同美食,同时通过“九川擢选”展现不同地方女子的性格特征,强调地域文化对美食文化和人们性格的影响,比如丹川影射了现实中的四川,生活在丹川的辣妹子上官婧性格泼辣、英姿飒爽,在丹川男人都是“耙耳朵”,而女子当家经商是稀松平常之事。
但是,将“美食”作为文化传输媒介的国产影视作品中,表现最好的却并不是电视剧集,而是《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这两部人文纪录片。《风味人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升级版,每一季的《风味人间》会以不同的食品作为视角,挖掘展现世界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世界各地的美食智慧与中国人个性的独特侧面欧亿体育。比如第四季《风味人间》以谷物为题,寻找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谷物与人类共生的故事、多样美食与谷物之间的碰撞,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农业诞生至今的一万年中,人类与食物之间相互塑造的传奇,从而透析食物背后的文化属性。
不难发现,随着受众审美品味的提升,即便题材如何日新月异,有内涵的剧集总是会备受青睐。观之国产高分剧集,往往除了情节鲜活之外,也不乏让人回味无穷的深意,然而,这样的剧集却鲜少在国内影剧市场出现,值得反思。
观看国内美食剧的时候,很少会看到“纯粹”的美食剧,一般都会和其他元素混搭,美食只是作为一个点缀的要素。其实,这点和韩剧有些近似。
除了将“吃饭”、“美食”作为主线剧情的治愈系美食日剧以外,日本还拍摄了一些以美食手法作为主题的剧集,比如《熏制生活》以“熏”作为主要的烹制手法,讲述一对情侣在休息日一起制作美食的故事,剧中的所有美食都是熏制的,比如熏鸡蛋、熏咖喱、熏牡蛎等。
《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则是以一位拉面控女主作为主人公,她是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就是钟爱拉面,并且很了解拉面的制作门道,是真正的拉面行家。伴随着每一集小泉吃拉面的过程,也能将日本的拉面文化进行传播。
但是国产剧、韩剧中都很少见到这样纯粹以某一种类型的美食或者专门讲述美食的故事,往往都要和其他题材元素进行混搭,比如美食+宫斗的国产剧《珍馐记》、《尚食》以及韩剧《大长今》,美食+恋爱的国产剧《舌尖上的心跳》以及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美食+女性的国产剧《爱很美味》、《你是我的美味》以及韩剧《酒鬼都市的女人们》。
但是同样是“混搭”,韩剧似乎出现了更多爆款作品,关键在于剧作上的“落地”。国剧似乎钟爱高概念、强悬疑,比如与“宫斗”相结合的美食剧根本上还是在看宫廷里的勾心斗角,但又与传统宫斗剧无法拉开差距。“大长今”式的美食剧似乎已经无法适应Z世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如今能满足观众观剧味蕾的,应当是那种平淡且折射生活哲理的剧集。
比如《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是一部美食与姐弟恋相结合的剧集,剧集的情节聚焦在一对平凡男女的恋爱故事上,没有跌宕起伏的恋爱情节,不涉及第三者插足、出轨车祸失忆这些韩剧标配,而只是在每顿饭中让观众自行观察二人的感情变化,为当下追求恋爱快节奏甚至有些畸形的都市男女带来“细水长流”的恋爱正解。
《酒鬼都市的女人们》则是以“酒”写女人,三位爱喝酒的女人是闺蜜,她们每天下班后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喝得醉醺醺回家,好像一天的烦恼都没有了。生活在压力很大的大城市里,许多人都选择“借酒浇愁”,但在观看这三位女人喝酒的过程中却并没有感觉到愁上加愁,反而被她们醉酒后的可爱治愈了。
当然,这种风格也曾被国剧学习,拍摄了由种田文改编的《花间提壶方大厨》和《人间烟火花小厨》,在播出时引起了一些讨论度,但并未达到爆款的程度。另一部都市题材的美食剧《爱很美味》则获得了意外成功,剧集讲述了三位个性迥异、特色鲜明的都市丽人,在经历了一系列创业的艰辛,职场的压迫,和感情的波折后,对生活、事业和爱情都有了重新的认识。“美食”与三位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通过每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实际上,美食成为了塑造人物的辅助。
这或许恰是我们需要的美食剧,一部美食剧的成功可以成为其他美食题材剧的样板,国剧的制作团队不应盲目学习其他国家成熟的美食剧剧作模式,而应该守本逐新,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兼具国际视野。在立足本土文化和社会现状的同时实现剧作“落地”,更能与受众群体产生共鸣,同时兼具国际视野,将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也许,下一个国产爆款美食剧,就在不远方。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